南京中山陵,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安息之地,整個陵墓至今保存完好。中山陵園管理局副局長余金保透露,大陸方面正在策劃,準備以「孫中山陵墓、民國建築及孫中山紀念地」之名,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一次「打包式」的申報,跨越不同國家和地區,只要有孫中山的足跡並具有紀念意義之地,都在申報之列,包括翠亨村、港澳地區、新加坡、台灣、日本神戶和夏威夷。
 
中共尊稱孫中山為「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在天安門廣場,只有兩個人的巨幅肖像,即毛澤東和孫中山,說明孫中山的革命志業雖未成功,他的精神和人格卻在兩岸乃至華人社會得到高度推崇,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
 
外傳國民政府遷台時,把孫中山的遺體轉往台灣。余金保說,這是外界的捕風捉影,「沒有人動過中山先生的陵墓。」唯一例外是日軍侵華佔領南京時,曾想破壞中山陵,怕招致國際反對而作罷。但日軍仍不死心,用砲彈把刻有「奉安大典」的一座紀念銅鼎,打出二個窟窿,以示羞辱。這座有窟窿的銅鼎安在陵門後方,只是遊客大多不會注意。
 
文革期間,中共總理周恩來明確指示,不得衝擊中山陵,使得這座碧瓦銀牆、氣勢磅礡並存放「一代偉人」的陵墓倖免於難。
 
據余金保的記憶,他一九七○年到中山陵工作,當時就有拱衛大隊,迄今仍有近四十名人員保護中山陵,守護靈堂的約廿人。守靈的編制始終未曾斷過。
為了維護中山陵,大陸當局從二○○四年三月起,撥款卅五億元人民幣,整治中山陵周邊環境。余金保說,由於中山陵位於城鄉接合部,聚居的農民和外來人口就有一萬戶,危及中山陵的景觀和環境,需要異地安置。這個浩大的整治工程,先後清出六千畝土地,全部用於植樹造林。當局還準備提撥十億元人民幣,把中山陵周邊改造為休閒觀光的風景名勝區。
 
這裡可是風水寶地啊!余金保說,明孝陵(朱元璋墓)、孫權墓等六朝以來的古蹟,在此有二百多處。蔣介石早年也選過墓址,就在紫霞湖上方的正氣亭,位於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間,海拔一百米,比一百五十八米高的中山陵略低。

t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義大利男高音帕華洛帝,因為胰臟癌病逝,聽到他過世的消息,全球的樂迷哀痛不已,各地知名歌劇院今天都降半旗致意,而曾經和帕華洛帝同台合唱,也是好友的男高音「卡列拉斯」和「多明哥」,今天都親自表達,萬分不捨。
 
場場精采動人的演唱,帕華洛帝的魅力,總為他贏得熱烈掌聲,義大利痛失這位國寶級的聲樂家,威尼斯著名的歌劇院降下半旗表示哀悼,並在當晚的歌劇表演前默哀1分鐘,向這位傳奇男高音致意。
 
和帕華洛帝同台演出,也是多年好友的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哥」,對於他的辭逝非常不捨。男高音多明哥:「我想帕華洛帝的成就會更好,是因為有我這友善的對手,而我想我的成就會更好,也是因為他,一位友善的對手。」而人在德國的卡列拉斯,也第一時間表達對好友的懷念。男高音卡列拉斯:「和他相處過,很親近的人都知道,他是很有趣的人。」而和帕華洛帝合作多次的西班牙女高音卡芭葉,也沉痛的表示,這是古典樂壇的一大損失。
 
維也納劇院也升起黑旗表示哀悼,而帕華洛帝生前演唱最多次的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也為他降半旗;媒體也紛紛以「大師辭世」為標題,道出全球樂迷對他的敬意和不捨;帕華洛帝這段令人回味無窮的美聲,也只能留給全球樂迷無限的懷念。

t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壇至尊的瑞士球王費德勒9日在美國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以直落三盤擊敗第三種子塞爾維亞的喬科維奇,連續第四年稱霸。目前費德勒的滿貫金杯已經累積到了12座,距離山普拉斯創下男網史上最高的14座紀錄只差兩座。

美國網球公開賽的男單決賽,由球王費德勒迎戰喬科維奇,費德勒一身黑衣勁裝在這項比賽尋求衛冕,而白色球衣的喬科維奇是新生代球星中,今年表現極亮眼的一位。

第一盤兩人拼鬥激烈,在喬科維奇雙發失誤的情況下,由費德勒拿下決勝局。喬科維奇在第二盤一度取得四比一領先,不過費德勒不愧是球王,關鍵時刻穩住陣腳,一記直線球落點相當刁鑽,費德勒連續兩盤在搶七勝決勝局獲勝,氣勢大漲。

這兩人在今年澳洲公開賽第四輪交手時,由費德勒獲勝,這次他還是佔上風,美網賽過去最長的連霸記錄是近80年前提爾頓締造的六連霸,費德勒這次的目標則是四連霸。

費德勒奮戰2小時26分鐘後擒服這位生涯首度打進滿貫決賽的後生晚輩,比數是7比6,7比6,6比4,他贏得個人生涯第12座的滿貫金杯。

球王費德勒在賽後表示:「他(喬科維奇)剛開始讓我很難挨,但最所幸整場下來,我對自己的表現感到很滿意。」

費德勒目前只差兩座滿貫金杯,就可以追平山普拉斯所保持最高的男網紀錄。

t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球暖化效應越來越嚴重,歐洲的太空總署,在北極上空拍攝到了美國加拿大北部,「西北通道」的衛星照片,驚訝地發現,原本應該終年冰封的通道,現在已經完全融解了,大幅縮短了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海運距離,各國己經開始爭奪可能帶來的商機,如果人類再不重視全球暖化的嚴重性,將會帶更大的浩劫!

雄偉的冰山,以及終年不化的冰河,這些一直以來,北極的招牌美景,但卻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脅,冰山也正在逐年消失當中;透過歐洲太空總署的衛星,在北極上空拍攝到的照片,可以看到驚人的狀況!

這裡是美國與加拿大之間,北方的狹長「西北通道」,在過去,通道都是被厚厚的冰層給覆蓋,要通過非常困難;不過,在照片上,可以清楚看到,原本應該要駕駛破冰船,才能通過的西北通道,現在幾乎已經完全融解了。

科學家觀察北極海沿岸的海冰面積,只剩下3百萬平方公里,現在已經降到了1978年 以來的新低,比起之前預估的速度還要更快;原本終年不化的冰層,在夏季已出現通道。

雖然通道開通,能夠讓歐洲到亞洲的航道距離,減少9000公里,各國無不虎視眈眈航線的經濟價值,但是科學家卻憂心忡忡擔心,更大的災害來襲。

北極熊在海裡獵食,爬上冰層休息,不過很快,牠們將沒有冰層可以休息;專家指出,北極反應地球暖化的速度,比地球上其他地區,還要快上2倍;如果冰山融解,全球海平面將會上升10公分到1公尺,許多低窪地區,將會因此淹沒。

科學家發出警訊,如果暖化的問題持續惡化下去,最快在2040年,北極的冰山將會完全消失,到時候人類就要面臨新的浩劫。

 

t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拿到了金獅獎座,喜上眉梢的李安,也和張藝謀舉行了記者會,14年前,李安的「喜宴」,在柏林得到金熊獎,當時張藝謀就是影展評審,這一次又是評審團主席,李安幽默的說,希望張導常常當評審,請看TVBS記者范琪斐,來自威尼斯的採訪報導。

李安導演再度贏得大獎,大陸導演張藝謀正好是這屆威尼斯影展評審團主席,大陸媒體質疑,有偏袒華語片之嫌,張藝謀說,評審們有共識。

評審團主席張藝謀:「我們基本上,不去考慮過去的情況,我們只是憑每個評委,對於影的判斷,當時對『色‧戒』這部電影,所有的評委都很喜歡,覺得它是一部最完美、最完整的影片,所以在這個問題上,評委們一致通過的。」

在紅毯上受訪,張藝謀又再解釋了一次跟本屆評審的互動。評審團主席張藝謀:「我們都非常一致,都是學導演,大家的認知看法都很融洽。」

張藝謀說,評審看法相同,也對李安惺惺相惜,破碎了兩人有心結的傳言;14年前,李安的「喜宴」,得到柏林影展的金熊獎,巧得是,當時張藝謀也是評審之一,可說是李安的貴人。導演李安:「當然希望張藝謀導演常當評審。」

記者會中,李安再度感謝所有支持他的人。導演李安:「我在這裡特別謝謝他(張藝謀),所有評審委員,家人啊,工作合作的人員,還有製片、老闆、朋友,還有章子怡。」

再度風光拿下金獅獎,李安又一次成為華人電影的驕傲。TVBS記者范琪斐:「威尼斯影展連續3年,由華語導演奪得首獎,2年前李安的『斷背山』,去年賈樟柯的『三峽好人』,今年李安的『色‧戒』,威尼斯影展對華語導演友善,的確是不多見的,雖然今年色戒出了出品國的爭議,但是色戒最後贏得了大獎,台灣還是與有榮焉。」 

t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日是香港回歸十周年,港府和親北京社團從早到晚舉辦多項活動,慶祝香港回歸「一國」。但另一方面,也有數萬名港人參與七.一大遊行,要求落實普選,爭取實現「兩制」中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慶祝活動方面,上午九時,香港特區第三屆政府就職典禮在會展中心舉行,行政長官曾蔭權的新班子宣誓就職,由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監誓。 胡錦濤在典禮上致詞說:「一國兩制」是完整的概念,「一國」是「兩制」的前提,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兩者不能相互割裂,更不能相互對立。 胡錦濤說,基本法有關香港政治體制的規定,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和法律地位,只要遵循基本法的規定,就一定能夠推動香港政治體制循序漸進地向前發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是香港最重要的主題,只有經濟不斷發展,民生才能不斷改善,社會才能保持穩定,適合香港的民主制度也才能順利發展。

官方熱烈慶祝回歸十周年典禮,但民間要求平反六四的聲浪及法輪功學員的示威抗議則在場外熱鬧登場。 有「長毛」之稱的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及約十名「四五行動」成員,昨天上午抬著紅色棺木,高呼「平反六四、結束一黨專政」,欲闖進會展中心典禮現場,被警員攔截。 胡錦濤出席完監誓儀式後,上午十一時四十五分抵達深港西部通道,主持通車儀式,未看到下午舉行的七.一大遊行。

 
香港1日的慶祝活動不斷,北京贈送給香港的一對大熊貓「樂樂」及「盈盈」開放給港人參觀。慶祝回歸的大巡遊表演者則於中午由跑馬地馬場出發,沿途舞龍舞獅,還有樂隊表演。解放軍空降部隊則表演精準的跳傘表演。
晚上八時維多利亞港則有「幻彩詠香江」的煙火匯演,這是全球最大型的燈光煙火秀,維港兩岸共有四十三棟大樓參加演出,估計在維港兩岸欣賞的民眾達數十萬人。

t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由百年殖民者英國手中交回中國。十年來,香港歷經金融風暴及SARS重創,經過數度與內地的經貿關係磨合,如今又繁榮如昔。作為「一國兩制」首件實驗品,香港十年的起伏與外界的預期大相逕庭,她在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意識上的微妙變化,值得玩味。
下尖沙咀地鐵站樓梯的人群魚貫而行,突然一陣騷動,靠左行的人龍像遇上亂流,一下子全被擠向右邊。原來,一批習慣右行的大陸旅客迎面而來,逼得他們不得不閃身換邊,但行進的速度卻沒有改變。


港人靠左走 陸客靠右走
香港人離不開房市和股市,搭乘地鐵,也得駐足看看行情。(記者王麗美/攝影) 
 回歸十年,香港與內地的「接軌」,就像這地鐵站的景象,仍在不斷磨合。但正如街頭越來越多的「兌換人民幣」窗口,越來越暢行無阻的普通話,名牌店前喧賓奪主的大陸買家,左行的香港人碰到右行的內地客,也已司空見慣到腳下無需猶豫。
回歸十年,高聳的大樓不知平添多少,香港人生活節奏緊張如昔,社會仍充滿衝刺「創富」的氣息,超大型起重機依舊盤踞在港灣和都心建地上。外表看來,經濟一片蓬勃,港股迭創新高,單日成交值超過一千億港元,人均產值則破廿五萬港元的紀錄;但繁華的背後,卻寫著香港半世紀來最顛簸的一頁。


金融風暴走 SARS來了
這十年,以二○○三為界,堪稱是「六苦四甜」。香港回歸後四個月,即遇上腥風血雨的亞洲金融風暴,港股從一萬六千點暴跌至六千點,繁華剎那變蕭條。其後SARS爆發,香港作為自由港卻爆發最嚴重的疫情,經濟和社會人心雙雙跌至谷底。此時,香港樓市已跌至不及九七的半價。
這個經社雙重危機,卻刺激了香港社會對自我意識的反省。二○○三年中共對基本法廿三條的片面擴大解釋,引發香港「五十萬人大遊行」的示威,震動中南海。適逢北京新班子上場,推出CEPA、自由行等友善措施,為香港經濟注入一股活水。加上全球「中國熱」,烘出近四年的好景。


三個大原因 香港大躍進
「香港今天的繁榮,應歸因於它的天時、地利、人和。」赴港發展十八年的台商王祿誾說:「天時是英國留下的百年訓練,地利是擁有珠三角的發展縱深,人和是香港人的簡單、勤奮和國際化。」
說來簡單,卻有一番硬道理。當年「財富」雜誌預言「香港已死」,除了低估港人的「務實」,更大的盲點是對中國的經濟崛起和政治彈性作了嚴重的錯誤判斷。它以為香港會跌入「共產主義」的墓穴,孰料,這個「姓社名資」的共產政權卻助了香港一臂之力,而其樣貌更遠超乎人們的想像。
看中環皇后大道中,名牌專賣店一家家開起來,似乎還來不及應付門前的內地訪客。這些在名店前大排長龍等候入內的大陸客,不論是打扮入時或穿著土氣,其出手之闊綽,消費能力之驚人,別說十年前的香港人難以想像,這些名牌公司更是做夢都想不到。
開放自由行後,訪港大陸旅客由○二年的六百八十萬人,飆升至去年的一千三百六十萬人,佔香港遊客總數的五成四。香港四年前市況復甦,這是最明顯的一股動力。


「九七概念」 盡付笑談中
毫不留戀地,香港走過了回歸十年,留下當年被過度詮釋及炒作的「九七概念」。
一批集郵和錢幣收藏家最近重新聚首,談到十年來的收藏,就像一場大夢,盡付笑談中。「當年投資了好多在回歸概念上,回歸紀念幣、印有女皇肖象的郵票。」錢幣郵票商李榮輝想到自己的癡狂,都覺得好笑:「想不到,如今都變成廢紙囉!光算這批收藏,就虧了幾百萬。」
經營車牌生意多年的黃先生更說得口沫橫飛:「HK1997、HK1797、HK7197,哼!十年前都是市場上的寶,如今熱潮退了,還有誰會留戀?」


回歸十年,香港也正式告別了九七悲情,不再留戀。香港沒死!香港還在面對挑戰。

t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洋學家今天說,南極洲四周的南極海冰山,絕不是荒涼的大塊浮冰,而是海洋動植物活動的「熱點」,且在遏止全球暖化方面可能扮演相當角色。研究人員對威德爾海的兩座巨大冰山進行研究,發現兩座冰山在水面上吸引欣欣向榮的海鳥社群,在水面下則形成海藻、磷蝦和魚類的網絡。這些迷你海洋生態可能有助於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它隔絕於海洋深處,因為海藻透過光合作用從二氧化碳中吸收碳,然後將這些碳傳遞給食物鏈。

加州蒙特瑞海灣研究所海洋學家史密斯說:「南極洲冰架的融化,正以複雜的方式促成海平面上升和其他氣候變遷的活動,但此一過程也扮演了將碳自大氣層移除的角色,對全球的氣候模式可能具有影響,這需要進一步研究。」史密斯表示,目前說明這個現象如何影響南極海這個地球的碳槽,即人類所排放二氧化碳的天然儲藏所,仍言之過早。但是根據他們的發現和衛星照片,科學家估計這些冰山可能增加威德爾海的生物生產力將近百分之四十。

由於全球暖化導致冰架縮減和分裂,南極海的冰山數量近十年來顯著增加,但這是科學家首次詳細研究冰架分裂後所形成的冰山。根據這項刊載於「科學」期刊的研究,史密斯和他的小組二零零五年初研究威德爾海的這兩座冰山,他們使用了可遙控並配備攝影機的水底載具。這兩座冰山長二十公里,高度超過四十公尺,漂在水下的部份約三百三十公尺。研究人員發現冰山周遭三點二公里內的海洋生物和鳥類日益集中,包括浮游生物、磷蝦和岬海燕等海鳥。他們將此歸因於「光環效應」,即冰山融化時,將所積聚的陸地物質釋放至周遭的海水。這些物質似乎富含鐵質,因此刺激浮游生物的成長,而浮游生物是食物鏈的重要基礎。

t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過得真快~
一轉眼 ~ 資訊營就結束了....
感謝各位"神資領域"的伙伴^^
                                                               ------>下回待續 = =...

t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訊週的檢討會開了快2個鐘頭半,真是累阿= ="
不過還不錯阿!! ~哈
 
 
#(以上純為實驗而打的~)

t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